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句話相信大家在上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到了,但是由于我們對環境的破壞,地球已經越來越脆弱了,科學家也在不斷的研究其他行星,近期,一項新研究表明,在一些擁有良好海洋環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比地球上更豐富或更活躍的生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研究員、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斯蒂芬妮·奧爾森博士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宇宙中尋找生命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所謂的‘宜居帶’行星上,這些行星有可能形成液態水海洋。但并非所有海洋都是友好的,由于其全球環流模式,一些海洋將比其他海洋更適合居住?!?
奧爾森團隊使用由NASA開發的“火箭-3-D”軟件,模擬了不同類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環境以及氣候和海洋棲息地。
他說:“我們的研究旨在確定能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豐富和活躍生命的系外行星海洋。地球海洋中的生命依賴于上涌(向上流動),上涌將營養物質從黑暗的海洋深處返回到光合生物生活的陽光之處。更多的上涌意味著更多的營養補給,也意味著更多的生物活動。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在系外行星上尋找的環境?!?
他們模擬了各種可能的系外行星,并確定了哪些系外行星有可能發展和維持繁榮的生物圈。他說:“我們發現,大氣密度更高、自轉速度更慢,以及大陸的存在都會產生更高的上涌率。這或許表明,地球可能不是宜居的地方,或許存在比地球更宜居的其他行星。新研究將為未來的望遠鏡設計提供正確的思路?!?
1992年,科學家們發現了..顆系外行星,目前已證實的系外行星超過4000顆。已知近的系外行星是“比鄰星b”,距離地球4.25光年。目前,對系外行星上生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宜居帶,即行星與恒星之間的距離允許液態水海洋存在。液態水海洋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
文章轉自人民網,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http://www.megz-bytes.com